我們是一群經驗豐富的腦神經外科註冊護士和一群專業從事顱底,脊柱和腦血管手術的腦神經外科醫生。
幾十年來,我們一直在治療急性中風患者及其他患有腦和脊椎問題的病人。
我們還提供的緊急醫療諮詢,援助和治療服務。
除為香港本地病人服務外我們還為澳門,中國內地及其他國家的病人提供緊急醫療服務,包括遙距遠程醫療意見、國際營救、安排醫療專機或陸路護送、國際護送、等等。
磁力共振,簡稱MRI,是一種「無輻射、無創傷、無痛楚」的掃瞄造影技術。不同於X光式電腦掃瞄,帶有輻射因素。磁力共振可掃瞄身體不同部位,亦可為沒有病徵人士進行全身的檢查,偵測潛在中風或癌症的病徵。
SIGNA Voyager 乃為一種採用1.5T及70cm寬孔徑全身磁力共振造影掃瞄的先進系統,為受檢查人士提供最舒適、快捷、安靜的體驗。
通用電氣公司(GE)擁有的靜音掃瞄專利技術,可在檢查時顯著降低掃瞄噪音,並進行完全無聲的神經檢查;其靜音功能還適用於腦部,脊椎和肌肉骨骼的影像掃瞄。
高度適中且寬敞的舒適掃瞄床以及70cm的開放式寬孔徑設計,形成開放舒適的檢查環境。除了檢查頭部,受檢查人士可把頭部處於機身之外,讓小孩,肥胖人士,長者,或幽閉恐懼者也可安心和舒適地接受掃瞄。
磁力共振造影能確診中樞神經系統(腦及脊髓)問題的有效方法。其擴散權重掃瞄能為中風病人測出腦部供血不足的部位,可讓醫生了解病情及作出相應治療,防止腦細胞永久死亡。
脊椎磁力共振造影能提供病人的脊椎影像,即使是一些平常難以作檢查的部位,如椎腔、骨節片及軟組織等,亦可同時找出一些生長在脊椎或骨髓位置的腫瘤,對常受頸、腰背痛、及四肢麻痺困擾的病人而言,絕對是一個有效及最佳的檢查方法。
磁力其振技術亦適用於血管上,如頸動脈、肺部、腎臟及全身主動脈血管等,由於測試為非侵入性,病人所受的風險亦相對較低。
適合全無病徵的病人 - 評估潛在中風或癌症病徵。
.肌肉、骨骼及關節造影
.膽囊膽道圖
.腹部及胸部測試
SIGNA™ Voyager
傳統的頸椎後路椎板切除手術 (Traditional Pos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) 是以外科手術來治療頸椎神經管道因為病變而變得陜窄: 即是頸椎神經管道狹窄症(Cervical Spinal Stenosis) 的問題。頸椎神經管道變得陜窄的原因多是因為: 退化、勞損、受傷或其他疾病導致
然而神經管道變得陜窄的後果就是令致頸椎脊髓神經受壓,影響負責控制我們四肢、軀幹及大小便的中樞神經功能。
Cervical Spinal Stenosis頸椎神經管道狹窄症狀
頸椎神經管道狹窄症狀的病人除了有頸椎不穩定的症狀外,亦會有神經受壓的病癥。頸椎不穩定會引起肌肉崩緊、頸背痛、膊頭痛及頭痛。而神經受壓會令到感官神經及運動神經功能失調,病人會有手腳神經麻木痹痛、肌肉無力或痿縮丶平衡失調及行路不穩丶 小便頻密丶夜尿丶及大便困難和便秘的症狀。 此外反射神經及交感迷走神經的功能失調,亦會導致病人頭暈、耳鳴、腸胃不適、甚至乎情緒不穩定。
個案分享 -
微創頸椎後路手術 |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很常見的脊椎退化性疾病,女性較男性更易罹患骨質疏鬆症。骨質疏鬆症多發於脊椎椎體,造成壓迫性骨折,臨床上會產生腰背部疼痛,通常是持續性的酸痛、緊繃感,腰背部疲勞無力感,常會感覺挺不起腰,坐立難安,走路時彎著腰,久而久之,造成脊柱變形,甚至形成「駝背」。脊椎骨質疏鬆症引致脊柱脆弱,容易造成被外力的傷害,當患者搬重物、跌倒或其他外力撞擊時,容易引起壓迫性骨折,造成急性的腰背部疼痛,活動身體時,可能會有劇痛,唯有平躺休息才能舒緩疼痛。
骨質疏鬆症,顧名思義,是指骨頭的骨質減少,較常見於老年人或停經後的婦女,也可見於糖尿病、風濕性關節炎、服用類固醇者,行動不便的人也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。脊椎骨骨質疏鬆者,可透過臨床的腰背部疼痛及X光檢查診斷。而骨質密度檢查可進一步判斷骨量減少程度,預知脊椎骨折的危險性。 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,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、藥物止痛、鈣質、維他命或賀爾蒙補充、穿著背架及復健治療,然而這些治療往往效果不佳,患者依然感覺背部疼痛,走路非常難過,導致生活品質低落。
近年來,使用人工骨水泥以灌漿支撐的方法,強化脊椎,增加脊椎椎體的體積及強度,可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,患者接受此種人工骨水泥強化脊椎手術後,疼痛會減少甚至消失,提升生活品質。 人工骨水泥強化脊椎手術簡單,安全性高,最重要的是效果好,手術的進行通常採用局部麻醉,由腦脊椎神經外科醫生施行,患者在手術過程是清醒的,患者生理狀況、意識及神經功能全程都可以掌控。手術的合併症是人工骨水泥填充物外漏,壓迫到神經或造成肺部血管栓塞,但此種危險性發生的機會低,而且手術中患者意識清醒,可以提早發現這些併發症。
總括而言,人工骨水泥強化脊椎修補骨折的效果好,安全性高,對於骨質疏鬆引發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是很好的治療方法。除此之外,就是預防跌倒的發生,避免骨折的產生。
腦血管動脈瘤一直被喻為沉默的殺手,靜靜地埋藏在顱底血管深處,無明顯病徵,卻可殺人於無形,不少患者因腦血管動脈瘤爆破出血致急性中風或劇烈頭痛,才赫然發現患病。
動脈瘤可生在動脈任何的部位,但最為常見的地方是腦內動脈和大動脈。常見的腦血管瘤部位包括大腦前動脈(30-35%)、頸內動脈和大腦後動脈(30-35%)、大腦中動脈(20%)、基底動脈、後循環動脈(5%)。
腦血管動脈瘤是腦血管疾病,當血流壓力使血管壁彈力層減少,血管壁薄弱向外膨脹,形成腦血管動脈瘤。腦血管分叉處一般較為薄弱,腦血管動脈瘤亦常見於此。腦血管瘤膨脹了的血管壁較為薄弱,容易破裂,可引致出血性中風等急症,是最致命的一種中風症,死亡率高達36%。
腦血管動脈瘤一旦破裂,兩至三成病人在來不及送抵醫院前經已失救死亡。曾經破裂的腦血管瘤若得不到及時治療,六個月內再爆裂機會佔四成,死亡率高達70%。在本港每10萬人約有五人發病,以中年人為主,男女發病比例為1:2。吸煙、血壓高、腦動脈受傷者較為常見。
動脈瘤若破裂,可在瞬息間奪去人的生命。你可能有聽過你認識的人當中因動脈瘤破裂而突然辭世。此病最致命是患者不一定有症狀顯示, 直到動脈瘤破裂導致腦內出血而對生命造成威脅。醫學界近年利用類似腦血管通波仔手術,從大腿股動脈進入右腦主動脈,把微細的管導支架(Pipeline Stent)放在血管動脈瘤位置,堵塞血液流入血管,半年後血管瘤便會自動消失,術後需服食抗凝血藥一段時間,防止血管栓塞。
相反,如果不幸地因腦血管動脈瘤急性出血,病人或有需要接受緊急外科手術夾(Surgical clipping)手術,用鈦金屬夾鉗來夾閉破裂了的動脈瘤 ,這手術就如同劉德華最近的電影「拆彈專家」拆去病人大腦內隨時自行引爆的炸彈,避免了六成的死亡率.....或九成永久嚴重傷殘的後果。
腦血管動脈瘤破裂,確實對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。大部份的腦動脈瘤都極少有明顯的病徵症狀,近年也越來越多人在身體檢查時發現患有此病,如磁力共振(MRI),電腦掃描 (CT)等檢查方法。
因此,預早防範和及時的診治是最為重要,健康生活習慣可保持血管健康,低脂飲食及經常運動可減低血液膽固醇指數, 從而減少患動脈粥樣硬化的機會,若腦血管動脈瘤能被早期發現,得到適當的監察及治療,可避免因腦血管動脈瘤突然破裂,而引起猝發的生命危險。